卡努努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努努
搜索
欢迎虫虫们回家~ 如果之前的账号冻结,可以联系阿里进行后台解除,微信号kanunu-last
查看: 6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西祠胡同被一元钱拍卖:别了,青春里的BBS时代

[复制链接]

41

主题

52

帖子

449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17 14: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有一条不温不火的新闻,“西祠胡同”被一块钱拍卖。
如果不是这条新闻,我都想不起自己积灰多年的西祠账户,试着打开登录,发现胡同口已经连登录入口都找不到了。但和几乎所有互联网上古年代挣扎存活下来的遗留网站一样,页面的不同地方倒有若干二维码,提示你下载app,用手机登录。然而我的手机无法下载那个app,只能怅然作罢。赛博空间的痕迹是如此易消褪,甚至连遗迹都留不下什么。20年前我在西祠胡同“冲浪”的时候,是没有想到有这样一天的。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文|阿子最近有一条不温不火的新闻,“西祠胡同”被一块钱拍卖。如果不是这条新闻,我都想不起自己积灰多年的西祠账户,试着打开登录,发现胡同口已经连登录入口都找不到了。但和几乎所有互联网上古年代挣扎存活下来的遗留网站一样,页面的不同地方倒有若干二维码,提示你下载app,用手机登录。然而我的手机无法下载那个app,只能怅然作罢。赛博空间的痕迹是如此易消褪,甚至连遗迹都留不下什么。20年前我在西祠胡同“冲浪”的时候,是没有想到有这样一天的。
西祠胡同的曾经(左)与现在(右)

我具体什么时候在西祠注册的,已经不太记得了,大概应该是在2000年九月份之后。当时我搬进了有网口的宿舍,也拥有了自己的一台电脑。那之前要发电子邮件,我只能跟很多人一样,去学校里或者周围的网吧,这些地方,有的按流量收钱,有的按时间算账,一小时5元的网吧,在我印象里,是价格颇为公平的店家。

几位本校新闻系的兄弟拉我一起,跟着他们的大师兄学写稿子的手艺,那位大师兄就是后来读库的主编“老六”。当时我们接到活儿以后,一般是自己吭哧吭哧先手写出来,借同学的电脑录入,存进3.5寸盘,再找个网吧发出去。因为当时还是电话拨号上网,Doc文档较大,发送和接收都容易出错,所以老六建议大家都存成txt模式省流量。这种劳动方式持续了有一阵子,直到我有了自己的电脑,得以享受校园里费用低廉的互联网,不用再去网吧。从那时起,我每天从图书馆和教室回到宿舍,就挂在网上,在若干论坛里闲逛 “冲浪”,或激情发言,或低调潜水。当时玩得比较多的是“新青年在线”和“西祠胡同”,“新浪论坛”和“天涯”偶尔也去串个门,此外也去一些非主流的论坛。这些网络热土现在大多已经只留存在人们的记忆当中,要么就是苟延残喘,已经完全不是当年记忆中人气爆棚的场面。说起来讽刺,我居然在自己的若干大本纸质日记里找到了一些当年在互联网上激扬青春的记忆。赛博记录太易逝,反而是纸和笔留下的记忆更牢固。
《同桌的你》剧照我记得那时的网速普遍都很慢,浏览器里的图片,都是按像素格子,慢慢一行一行显示出来的。我印象最深的是“9.11”事件时,那张著名的有人自世贸中心楼上跃下的图片,我可能用了一分钟才打开。“新青年在线”的“电影夜航船”“音乐聚义厅”是我当时去得最多的,在那里认识了很多人。从网友变成了现实中的好朋友,后来成为我丈夫的人,当时就是那些论坛的总管理员,不过那时我和他还不怎么熟。“西祠胡同”相比“新青年在线”,用户规模要大很多,开设新版也相对自由,除了“后窗看电影”和“饭局通知”这些大版之外,也有很多私密的小版,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微信群。

《将爱情进行到底》剧照大版的版主责任重大,大家吵成一团的时候,要出来调停,一言不发就删帖是无法服众的。版主操持得好,那个版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版主的风格能影响整个版的气氛,有时换版主还会引起争议。版里也有吵到不可开交的情况,让人丢下“再也不来”的狠话。我记忆里“9.11”可能是在各个论坛里都引发巨大争论的事件,大家都长篇大论地阐述自己的想法,从各种角度分析。讨论有进入人身攻击嫌疑时,总有不少人会做一些“以德服人”的劝告:“对事不对人,不要诛心,不要‘人参公鸡’(人身攻击)”。当然,直接对骂也不少。最后,结果可能就是,版主封禁一些说话特别难听的账户。可能是规模和影响不可同日而语,也有可能立场还没有那么重要,与现在动辄网暴或者举报的互联网氛围相比,那时的网络即使吵架,也还算得上 “圈地自萌”,简直是“世外桃源”了。

《穿越火线》剧照那个年代的流量不像如今,可以迅速变现。不过在论坛上发帖,遇到改变命运的机会倒也是有的。“太长不看”还不流行,大家都很喜欢发,也喜欢看长长的贴。我记得如今已成为著名编剧的顾小白,曾经发过一个万字长贴《等待是一生最初苍老》,后来被《人民文学》刊载,不过没心没肺的朋友们说起这事,都是调侃的口吻。除了原创,也有人会从其他网站转载非常学术化的国外影评,同样能引起很多非常认真的讨论。当时西祠的“黄亭子影线”里就有若干这类内容。曾经在若干电影论坛里出没的著名id,后来都进入了电影工业。最著名的大概是新浪电影论坛的陆川,不过他在那时就已经是电影从业人员了。而那时还只是影评人的“liar”李霄峰,现在已经是若干作品在手的导演,他的第一部电影《少女哪吒》就改编自同样是当年著名id的绿妖的同名小说。顾小白成为了编剧。张小北也做了导演,虽然他导演的《拓星者》迟迟没有上映。还有很多那时的网友,如今都是各界中坚,作家更是不计其数。

记忆里20年前的论坛里,大家都有写不完的情绪,分享不完的心事,在好似乌托邦一般的互联网上,把自己最真实的记忆与情感都展现了出来。而且似乎那时大家也没有那么“社恐”,网上认识以后,很快就会线下“版聚”。电影资料馆就是线下见面的重要据点,伯格曼影展之类的场合几乎能把北京的文艺青年一网打尽。当时还是文艺青年的导演王超和他后来的制片人羊子就经常在资料馆联袂出现。我在西祠去得最多的版叫做“晃膀子联盟”,是李霄峰创立的,以年轻影评人为主,不大产出忒儿艰涩的学院派影评。因为大家都在北京,所以版友经常一起聚会吃饭。除了这个版,隔壁还有个大版,叫“饭局通知”,虽然两边的人也经常互相出现在彼此的聚会上。但“饭局通知”似乎是更成年人的世界,那里出现的京城文化名人也更多。他们喝酒的劲头实在太大,彼时看六哥常写的“饭局六件事”,大体都和喝酒有关。超大局似乎经常都在湘鄂情开席,因为地方够大。我甚至都忘记了我究竟有没有去过,大概也是网络与现实在记忆当中的纠缠了。前些天看通过网络认识的朋友绿茶的文章,才反应过来“饭局通知”到今年2月5号,也有整整20年历史了。

《中国合伙人》剧照也许是这样的中国式派对生活,太过于不健康,后来“饭局通知”又衍生出了“山局通知”,就是大家一起约着爬山。我恐惧山路,一次山也没有真正去爬过,但在这个版 “云爬山”多了,竟从各种帖子里有了自己去过的幻觉。回想起来,那时的北京也很巨大,但是大家都能想尽办法聚起来。如今流行的“内卷”“社畜”,那时离大家的生活似乎都还很遥远。我记得有一次和西祠还有新青年的朋友们一起去迷笛音乐节,是在香山附近,结束的时候已经没有车了,我们一大帮人在午夜的公路上走了快四个钟头,才走回了城里。这群人里不乏已经工作的人,比如土摩托,但大家似乎都不担心第二天会有任何问题。大概就是这些记忆,给了我一种西祠充满“派对动物”的感觉。但仔细想一想,当时西祠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论坛版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可能是总用超大字体和惊叹号发言的“大作家张斌”,他在西祠上有自己的一个版,满屏给人一种谵妄的大声呓语的感觉,有浓烈的cult气息。依稀记得,他还在上面卖自己的小说,50一本,不知道后来卖出去多少本。小说写得怎么样,我完全不了解,但是“觉醒吧!道德!”这句他常常在网上发出的咆哮,倒是记得非常鲜明。他2007年杀害了自己的女友,被北京市一中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张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来有网友称,他已于2009年9月减刑为无期徒刑,不知真假。此外我一直记得的还有一些艺术与哲学主题的版面,讨论的人并不多,但是非常深入。还有一些音乐的专门版面,比如好朋友主导的Velvet Underground专版,有很多资料和讨论,类似于一个专门的主题站。再也看不了这些,不免有些遗憾。
20年前的中国,网络并不像现在这样唾手可得,能上网的网络初民们对虚拟空间的自由与永恒充满了信心,“互联网的记忆”似乎说出来就充满了不朽的意味。人们也对互联网充满了信心。我记得,当时魏公村那边还有一幅巨型的广告,上书“因特耐特一定要实现”(大意)。而通过网络,跨国求助救治铊中毒的朱令之类的实例,更让人觉得互联网(那时还有不少人更愿意称之为万维网),真的会给人类带来更好的未来。那时对大家来说,键盘与显示器还是一个秘密入口,门一打开就是爱丽丝梦游过的奇境,或者是纳尼亚王国。“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对当时的网民们来说是深入人心的口号。人们享受着自己的赛博人设,“网名”就好像“笔名”,可以给自己一个面具,把真正的自己藏起来。
《独家记忆》剧照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互相交融,但又在彼此之间有一些微妙的距离。线下在国有机构勤勤恳恳上班的工程师,线上就可能是“后窗看电影”的热帖作者;线下可能只是在图书馆与教室里苦写论文的学生,线上则有可能是电影论坛的版主。大家似乎都有了一些“第二人生”,倒是很像现在的所谓“斜杠青年”,只不过那时大家在网上勤勤恳恳地产出,都是“为爱发电”。不过互联网大概也该褪去美好的光环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句话,我觉得可能需要修正,真正的记忆并不在互联网上。比特海不是一个拾贝之地,存储在海里的记忆,随时有可能变得永远无法触及。

曾经西祠胡同页面当年的很多网友变成的朋友,有些已经离世,有些变成了微信联络人,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我很怀念那些本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的原则,掐得不可开交的id们。如今20年过去,网络上互相拉黑变成了如此容易的事情,留下的只有记忆滤镜里美好的青春。编辑:王海燕/排版:傲寒 /审核:同同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努努

x
勤劳的小苍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努努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卡努努 ( 鲁ICP备10202871号-4

GMT+8, 2024-12-27 08:13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3 Comsenz Inc.For you,a thousand times over. 为你,千千万万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