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努努论坛
标题:
张森根:米莱是阿根廷庇隆主义的掘墓人
[打印本页]
作者:
阿里
时间:
2025-3-14 19:33
标题:
张森根:米莱是阿根廷庇隆主义的掘墓人
本帖最后由 阿里 于 2025-3-14 19:42 编辑
阿根廷经济学家米萊是奥地利学派原教旨主义者。他于
2023
年
12
月
10
日就任总统以來,以“
电锯行动”
的手腕在国内施行“
休克疗法”
,不仅震撼了拉丁美洲,而且令全世界多国领导人百感交集,刮目相看。他和
2025
年初重新登上美国总统大位的川普,一南一北,惺惺相惜,几乎把全世界搅得沧海横流,鸡犬不宁。有时评家把这两个美洲人怒斥为“
政治恶人”
、“
疯
子”
。川普上台才几十天,旁若无人,几乎成了过街老鼠,当下已是贬多褒少,下台时必将人言啧啧,可能被喻为朽木不雕之材。但米
莱
上台一年多,褒多贬少,因此,“
米
莱
主义”
的积极意义与历史作用,
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与
搞对俄绥靖、孤立主义的
川普
主义
不可等量齐观。
[size=18.6667px]
我以为,米
莱
是阿根廷庇隆主义的掘墓人,是本世纪阿根廷重新走上现代化进程正道的引路人,即便他
被国内反对派轰下台,“
米萊主义”
也
终将战胜庇隆主义。无疑,他是阿根廷当代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勇士。
[size=18.6667px]
了解米萊,必须从观察阿根廷近百年史入手。
1930
-
2025
的
95
年中,阿发生
6
次军事政变,分别由
14
位将军
进
行独裁统治,长达
28
年,直至
1983
年终止。与军人专权相间隔、相交叉的文官掌权则有
67
年,其中激
进
党担任五次总统,长达
16
年;庇隆党(正义党)担任总统十三次,长达
40
年;第三方(两位保守党人、马克里和米
莱
)共执政
11
年。
[size=18.6667px]
米
莱
代表
2021
年成立的自由前
进
党参加
2023
年
11
月的总统竞选上台执政,但在议会中排名第三位,远远落后于排名第一、第二位的“
祖国联盟”
和“
共同改革联盟”
(两者的成员基本上是原庇隆党和激
进
党分子)。米萊随时有可能被上述两大传统政治势力赶下台。但
在
执政一
周年的时候
,他
依然
保持了
48%
的支持率。通胀率显著下降,财政实现盈余,宏观经济相对稳定,经济自由度上升(在
176
国家中从第
145
位上升到
84
位)。阿根廷终于走出了自
1983
年以来文官执政时期反复陷于经济危机的困境。
[size=18.6667px]
阿根廷从
1870/1880
年代起,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其源源不断的出口收入、滚滚而来移民和外资的
涌
入,加之政局稳定,稳步进入了经济繁荣的黄金时期,前后长达半个世纪。阿根
廷
当时成为世界第五大出口国,全球第七大经济强国,人均收入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略高于芬兰、挪威,接近意大利和瑞典。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由于城市建筑华丽、交通发达、文化高雅,从
19
世纪末开始以来,一直被
誉
为“
南美洲的巴黎”
。但
1930
年代起,阿根迋经济发展开始由兴盛转入衰败,如果从建国开始,共爆发了
16
次经济危机。到
2023
年米
莱
上台之前,几乎濒临全面崩溃。
分析阿根廷衰败的原因可以从不同角度來分析,但总根源离不开庇隆主义的祸害。
[size=18.6667px]
从
1930
年代以后,军人独裁时期尽管执政长达
28
年,他们从
来
不把社会经济发展放在心上,其头等大事是如何维护传统土地寡头集团及出口大商人、军官集团、高级教士的特殊利益,一旦时局危及他们的统治秩序,就不惜动用军警进行血腥镇压。尤其是
1976——1983
年,由于经济危机频仍和左翼游击运动空前活跃,反动军人大开杀戒,在一场被称为“
肮脏
战争”
的内乱中被屠杀的死者和“
失踪者
”
约有
3
万人。由于社会
动荡
危及军人独裁,
1982
年
4
月,总统加尔铁里将军决定与英国开战
,收复
马尔维纳斯群岛以转移民众视线,结果惨败而归。阿根延人民终于觉醒了,全国掀起了反对军人政府的怒潮。军方不得不答应
1984
年将政权交还文人。
1983
年底,激
进
党人阿方辛就任总统。
1985
年阿方辛经过法庭审理,判决两名军队首脑终身监禁。由此开始,阿历史上的军人政府就偃旗息鼓了。
[size=18.6667px]
阿根廷的功败垂成不妨以
1984-2024
年它进入了长达
40
年的文官掌权时期说起。这期间两大
传
统政党
——
激
进
党和庇隆党交相轮换执政。尽管激進党成立远早于庇隆党,但在位的时间庇隆党长于激进党。
2022
年激
进
党党员
185
万
,
庇隆党党员
320
万。尽管两党互相争夺统治权,但这两
个
党从根源上说,都是以追随民粹主义为立国
基础
的政治集团,具有相似性,大体上说前者是民粹主义的中右翼,后者是民粹主义的左翼。尽管如此,这两
个
党存在着共同的局限性和劣根性。
[size=18.6667px]
一是对阿根迋的现代化目标,没有国家制度建设上的宏图大计
,上台掌权时缺乏对政治、经济、社会、法制、文化、环境资源等各
个
领域的总体筹划,基本上没有长远的坚定理念。因此,在民主
/
专制、自由主义
/
凯恩斯主义、市场经济
/
计划经济、如何做大蛋糕
/
如何切好蛋糕、国有化
/
私有化、打开国门
/
关闭国门、自力更生
/
借债过日子、监督财政
/
控制通货膨胀等重大关键问题上,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前后飘忽不停,
走走停停,走到哪里算哪里
,直到下台转
换
角色,由反对党上台
。
另一个党
干几年
,又由于出现同样的局面,不得不让位让原
来
的执政党重新上台,如此周而复始,阿根廷从此就走上了下坡路。
[size=18.6667px]
二是固守几十年不变的经济结构,严重依赖农产品(牛肉和小麦)和矿产品的单一制出口制模式,
出口收入的多寡取决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再则,国内没有强劲的、自主的工业企业,难以融入全球高附加值的产业链(这方面明显落后于巴西和墨西哥)。单一经济模式使国家的财政收支长期处于
亏
空,于是债台高筑,通货膨胀频仍,下层民众贫困不堪。两党的结局都摆脱不了陷入庞大的财政赤字(超发货币)
——
大借外债(拖欠外债)
——
高通货膨胀率(本币贬值)
——
失业率高涨、民怨鼎沸
——
政府下台的起伏轮回的怪圈。
“
你方唱罢我登场
”
。两大传统政党都没有真正弄懂市场规则和价值规律,因此,要对阿根廷的失败失落承担历史责任。
[size=18.6667px]
但相对而言,庇隆主义对阿根廷的败落应负更大的政治责任。庇隆党前后掌权
40
年。上
个
世纪
80
年代后,它当了
27
年的执政党,一党独大,却依然故我,挣脱不了庇隆的精袖束缚。我把庇隆主义掌权分为四
个
时段:
[size=18.6667px]
①
正
统
的庇隆主义政府,
1946-1955
,
1973-1976
,
共
13
年。
②
庇隆主义的修正主义政府,梅内姆总统。
1989-1999
年,共
10
年。
③
没有庇隆的庇隆主义政府,基什内尔总统夫妇,
2003-2007-2015
,共
12
年
。
④
强
弩之末的庇隆主义政府,费尔南德斯,
2015-2019
共,共
4
年。
[size=18.6667px]
庇隆,
1895
年生于阿根廷潘帕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16
岁进军校,
1930
年晋升上尉。
1936
年起被派往智利、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西班牙研究和考察军事。
1943
年
11
月被军政府任命为劳工部长。他在劳资冲突中站在工人一边,遭到军方和土地寡头势力的不满,
1945
年
10
年月被解职,并将他监禁。此举引起工人罢工。军政府决定翌年
2
月举行总统选举。庇隆作为劳工党的候选人,当选为文职总统。
1949
年
7
月,他以庇隆主义党(正义党)作为自己执政党。
[size=18.6667px]
庇隆主义的核心是“
第三种立
场”
,强调
“
政治主权、经济独立、社会正义”
。他认为,资本主义通过资本剥削人,社会主义通过国家剥削人,
我们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种制度,都不能为我国人民带来应得的福利,因此我们决定创立了第三立场
。他对内主张劳资合作,对外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保持等距离。但是在国务活动中,他的这一整套理念是行不通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他不积极汲取外部有利条件,必会受到外部因素的束缚。固守经济民族主义,长期迷恋发展主义的进口替代模式,全气候的政府干预,国民经济必然落后。在蛋糕做不大的境况下,分配上过度关注底层群众的涨工资和福利待遇,也必然引起中产阶级和上层利益集团的强烈不满,
酿
成政局动
荡
。
[size=18.6667px]
1974
年
6
月庇隆去世后,他的第三任夫人伊莎贝尔继任总统,但政府已开始失去控制能力。
1975
年第一季度,全国经济几乎崩溃,通胀率达
183%
,本币相对于美元贬值
150%
。政府只能冻结工资增长,并提高公用事业和政府服务业的收费价格,以致总工会发起了首次抗议庇隆主义政府的罢工,众叛亲离。
1976
年
3
月,由于经济与政治局面混乱,不得不由魏地拉将军上台取代伊莎贝尔成为新总统。重新开始了军人独裁时期,直至
1983
年。正宗的庇隆主义仅维持了
13
年。
[size=18.6667px]
梅内姆总统当政的
10
年
(
1989-1999
年),是庇隆主义的第二
个
时期。
他是庇隆主义的修正派领袖。马岛战争失败后,导至激
进
党人阿方辛文职总统于
1983
年底上台。阿方辛坚持民粹主义的中右立场,同时冀图借助新自由主义克服上台时面临的
400%
、
450
亿美元的外债。但是,尽管分别实施了
1985
年和
1987
年的《奥斯特拉尔计划》和《小奥斯特拉尔计划》的经济方案,严重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问题依然解决不了,阿方辛下台时通胀率高达
12000%
,造成
1989
年总统选举失败。庇隆党的梅内姆于当年
7
月提前接管了阿方辛的政府。
[size=18.6667px]
梅内姆一方面表示忠实于正义主义,另一方面深知不能走庇隆的老路,决心减少国家在经济中过度作用,向外资开放,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削减政府开支,出售国有企业,提高企业效益,通过所谓“
不用麻醉剂的外科手术”
来实施新自由主义改革。梅内姆的经济改革前期获得成功。美国和
IMP
向其提供为期
30
年的
210
亿美元贷款。
[size=18.6667px]
但是,新自由主义也给梅内姆带来难以解决的创伤:一是由于公有部门私有化,中小企业破产,
1995
年失业率上升到
18.6%
;二是贫困化,下层群众由于蒙受经济疲软之苦,实际工资和社会福利下降,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从
1993
年的
13%
上升到
1996
年的
20%
。
1990
年代初,几乎一半的中产阶级变成低收入阶层。
[size=18.6667px]
在
1999
年总统选举來临之前,梅内姆已被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弄得焦头烂额,支持率大幅下降,只能退出政坛,正义党群龙无首,结果从
1999
年
12
月起出现了三屆短命政府,首先是代表激
进
党的德拉鲁阿上台,到
2001
年
12
月起由另外两
届
庇隆党政府取代,而其首
届
政府才存活五天,
2002
年
1
月由第二
届
庇隆政府接替。但这三任新总统虽然继承了梅内姆的宏观经济政策,却没有大的作为,国内局势依然动荡不堪,直至
2003
年正义党内中左派的基什内尔上台执政为止,才稳定了局面。
[size=18.6667px]
基什内尔上台后适逢主要出口品价格上升,获得了大量外贸盈余。到
2005
年完成了外债重组,政府财政状况得到了改善。但他于
2010
年
10
月逝世。
2011
年
10
月其夫人克里斯蒂娜轻而易举地当选总统,庇隆党还在参众两院赢得绝对多数地位。同年阿根廷经济实现难得的
6%
增长。没
有庇隆的庇隆主义政府是继梅内姆之后又一个庇隆主义高潮,基什内尔总统夫妇使庇隆主义连续执政了
12
年
(
2003-2007-2015
),人们把它
称作“
基什内尔主义”
的
12
年。也有
人称为“
进步主义”的
12
年
,以矫正梅内姆推行新自由主义而留下的弊病。
[size=18.6667px]
然而,
2012
年起,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债务危机深化,外国投资者对阿根廷信心下降,光外债就背负了
1400
亿美元。阿根迋再次陷入困境。到
2015
年
11
月总统大选时总统大位竟落入了
第
三方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马克里手中,他的后台是代表民粹主义中右翼的
“
变革联盟
”
。
[size=18.6667px]
马克里执政(
2015-2019
)时不得不面对强大的工会势力。为了提高他们的名义工资和福利待遇,政府的基本财政支出,被他们占去了一半。财政支出无法满足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果是
基础设施
投资不足,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政府只能滥印本币,形成工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螺旋式上升。马克里接受世界银行的处方,削减政府支出,放宽外资进入条件,实行资本流动自由化、企业私有化和对外贸易自由化
但是这套新自由主义政策是一把双面刃,对处于经济危机的阿根廷只能起短时的和部分的矫正作用。由于宏观经济失衡,到他下台时
GDP
年均增长率约为
-0.1%
,年通胀率为
40%
,积欠外债高达
2784.9
亿美元,阿根廷人口的
1/3
生活在贫困线下。
[size=18.6667px]
2019
年
12
月,庇隆党的费尔南德斯就任总统,并以克里斯蒂娜为副总统,两人紧密合作,共同
收拾
马克里留下的
残
局。到
2023
年
11
月新总统选举米
莱
得胜为止的四年中,这是强弩之末的庇隆主义政府时期,也是庇隆主义的苐四
个
阶段。笔者估计,米
莱
之后,再也不可能产生一党坐大的庇隆主义政府了。米莱就是庇隆主义的挖墓人。
[size=18.6667px]
费尔南德斯政府在经济政策上依然遵循庇隆主义精神,力图从高通货膨胀率、高财政赤字率、高债务率和低国际储备的陷阱中走出
来
,但面对“
三高一低”
的长期痼疾,大厦将倾,力所不能及。到
2023
年底,通胀率达到
211.4%
,是
30
年来同比涨幅最高的一年。本币贬值
84
倍(
2013
一
2023
)。国际信用破产(
1989
一
2023
,共发生
9
次主权债务违约)。当年贫困率达到
41.7%
,全国有
1940
万人无法负担基本生活所需的开支。社会治安问题突出,暴力事件频发。当年
5
月全国爆发声势浩大的总罢工。费尔南德斯总统在下一任总统选举中自然败于名不见经传的米
莱
。
[size=18.6667px]
2014
年
12
月
10
日,在米莱执政一周年时,他以铁腕手段削减财政赤字,扭转了阿政府多年以
来
的财政赤字,实现了宏观经济相对平衡,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尽管他代表的自由
前进
党在参院(共
72
席)中只有
8
席、在众院(共
257
席)中只有
37
席),由于得到民众的支持,他当下的支持率仍在
48%
,所以他能坚定地沿着反庇隆主义的新路走下去,以使国家面貌为之一新。
[size=18.6667px]
二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通过民粹主义路线追求民族强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意义。只要不是极左或极右,对本国的现代化是有贡献的。温和的民粹主义,中左或中右的可予以肯定。但像阿根廷的庇隆主义教义,几十年不发生根本变化,尤其是经济政策上长期漠视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只能
面临
被
淘汰的命运
。梅内姆的修正主义、基什内尔夫妇的前
进
主义都挖不掉它的祸根,到费尔南德费的四年,本文指出的庇隆主义两大局限性就毕露无遗,疮痍满目,它的老命就只能呜呼哀哉了。
[size=18.6667px]
关于阿根迋
40
年来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迁,囯内拉美学者发表过一些颇有见地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李仁方、林华、王飞和洪朝伟的论文,此处不
赘
。
[size=18.6667px]
诚然,米
莱
调制的奥派新自由主义配方当下也只能用于矫治庇隆主义的顽症,能否能使阿根廷经济起死回生,重
现
百年前的繁荣和辉煌,也需继续观察。当下迫切的问题是,我们要关注米
莱
执政以來带来的隐忧。
[size=18.6667px]
近日我向“
豆包””
发问:请预测一下阿根廷米萊政府能平安执政四年吗?它答道:存在不确定性。
[size=18.6667px]
有利因素是:
[size=18.6667px]
公众支持率尚可:据财联社消息,民调机构
Atlas Intel
的结果数据显示,
2024
年
11
月份阿根廷受访者对米莱政府的支持率上升至
46.9%
,较
10
月份高出
4
个百分点,同时不支持率下降到
45.8%
。《美洲季刊》
12
月
4
日报道米莱的支持率为
56%
。
[size=18.6667px]
经济改革初见成效:阿根廷国家风险指数大幅降低,预计
2025
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
4%
至
5%
。通胀率也有所下降,
2024
年
10
月降至
2.7%
。
[size=18.6667px]
特别立法权加持:米莱政府拥有特别立法权,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政府在推动改革等事务上更加顺畅,直到
2025
年
6
月到期,在此期间可利用该权力推进一些关键改革。
[size=18.6667px]
不利因素是:
[size=18.6667px]
经济困境严峻:阿根廷面临巨额财政赤字、庞大债务以及外汇储备不足等问题。截至
2024
年,阿根廷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债务达
443.77
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仅有
28.03
亿美元,若算上其他外债,外汇储备为
-73.26
亿美元。
[size=18.6667px]
政治掣肘明显:在阿根廷国会中,米莱的自由进步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席位占比都不高,在推动政策法令、改革法案等方面会受到中左翼联盟等其他党派的制约。并且地方政府权力较大,而米莱阵营未获得任何一个省长职位,大部分州政府被中左翼联盟和温和中右翼掌握。
[size=18.6667px]
社会矛盾激化:米莱的改革措施如“
休克疗法”
,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
2024
年上半年阿根廷贫困率攀升至
53%
,截至
10
月仍有
50%
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还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抗议。
[size=18.6667px]
“
豆包
”
的解答,尚合符我的心意,可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欢迎光临 卡努努论坛 (https://kanunu.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