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努努论坛

标题: 基层干部最深的感受:体制内的窒息感,越来越浓了 [打印本页]

作者: 阿里    时间: 2025-1-2 19:12
标题: 基层干部最深的感受:体制内的窒息感,越来越浓了
“体制内”这三个字,可能听起来风光,但在许多基层干部眼里,这是一座“看不见的围城”。在这座城里,外人羡慕的“铁饭碗”和“稳定”背后,更多的是无法言说的压抑与窒息感。

“你知道什么是体制内窒息感吗?”先讲个真事。

我朋友小李,大学毕业进了体制内,家里人欢天喜地,觉得这孩子一辈子稳了。可才干了三年,他就跟我说:“感觉自己活成了一颗螺丝钉,永远都在为了别人转,却从来不知道自己转来转去的意义是什么。”很多人一听可能会觉得矫情:“哎呀,你这不是矫情吗?多少人削尖脑袋想进体制呢!”可是,真不是矫情。小李的问题不是干得苦,而是干得没意义。每天忙着迎检材料、会议记录,写一堆没人看的PPT和总结报告,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就是一场“形式主义”的盛宴。他说:“干到最后,你会发现,你不是在为工作奋斗,而是为了领导满意、为了考核合格,甚至为了凑数字。”

“讨好型人格”在体制内太吃香了

体制内,有一句话特别扎心:“不是工作重要,而是领导觉得你重要。”小李最近特别苦恼,因为新换的领导喜欢“加班文化”。哪怕事情干完了,大家也得坐在办公室等着,等领导发个微信说“辛苦了,早点回家”,大家才敢走。哪怕是周末,领导一个“群里讨论下”的通知,下面人立马炸开锅,PPT、总结、方案立马飞出来,比打仗还快。可问题是:你说效率高有什么用?职场天花板取决于领导的“看法”。哪怕你拼死拼活完成任务,领导不满意,你也白费力气。你干得再好,最后的晋升机会,也可能被“会做人”的人拿走。说白了,在体制内,“实力不如关系重要,能力不如忠诚重要。”领导喜欢的人升得快,干活多的人成了工具人。“

体制就是一个24小时不下线的职场

”你以为体制内“朝九晚五”,其实它是一份随时待命的24小时工作。小李跟我抱怨最多的,就是“工作时间侵占生活时间”。一天到晚群消息不断,“紧急任务”层出不穷,加班成了常态。哪怕周末,他也不敢关手机,因为随时可能接到电话,被叫去单位“支援”。更别提那些“看似不是工作,却算工作”的饭局、陪同、检查。小李跟我吐槽过一次,说他们单位搞“领导慰问下乡”,本来是去听村民的真实意见,结果最后变成领导做秀,所有人都围着领导拍照,真正的村民意见谁也没听。忙了大半天,小李只觉得累到头秃,还学不会“正确姿势”。

“干久了,连感知生活的能力都没了”

最让人难过的,不是工作时间长、强度大,而是工作的压抑感让你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小李说,现在他回家以后,什么都不想干。以前喜欢的电影、游戏、运动,现在统统失去了兴趣。他说:“每天被压得喘不过气,回家就只想发呆。哪怕有一天休息,我也提不起劲去做点什么有意思的事,感觉自己像个被掏空的机器。”这是很多体制内人共同的感受:“你不只是没了时间,甚至连想要去探索新东西的欲望都没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敢离开?

看上去体制内这么苦,为什么还有人坚持?说白了,就是两个字:“现实”。跳槽难:体制内工作多年的人,可能早已丧失了适应体制外快节奏和竞争性的能力。铁饭碗的诱惑:即使再压抑,稳定的收入和社保还是很多人不敢放弃的保障。责任和期待:家庭的期望、社会的标签,让很多人不敢轻易说“不”。有人说,“体制像一张温水煮青蛙的网,你痛苦,但不敢动。”正因为这张网编织得太稳,让人既离不开,又喘不过气。

我们该怎么办?

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唱衰体制内,而是想说:我们要正视问题,寻找突破口。找到个人空间:再忙也要留点时间给自己,无论是锻炼、看书,还是发呆,千万别彻底被工作吞噬。学会拒绝:并不是所有的任务都需要完美完成,有些“形式主义”的活,能划水就划水。别失去好奇心:工作之外,尝试探索新的领域,不要让自己彻底沦为“工作机器”。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在这个环境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即使身处规则的束缚中,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为集体和个人找到更多价值。

最后的话

知乎上有人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体制内最大的失败,就是让一群人放弃了对生活的想象力。”小李还在坚持,他偶尔也会说想辞职,但更多时候,只能在努力中寻找平衡。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不妨思考一下:你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你该如何在规则里找到自己的自由?这篇文章,不只是写给体制内的人,也是写给每一个在规则下喘息的普通人。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欢迎光临 卡努努论坛 (https://kanunu.org.cn/) Powered by Discuz! X3.3